邹静之,祖籍江苏南昌,北京人,现年44岁(1999年4月),著名诗人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《诗刊》编辑。电视连续剧《康熙微服私访记》、《琉璃厂记》编剧。
1998年底,邹静之等人受中国作家协会派遣,来临潭县帮扶贫困,今年(1999年)1月15日,乘他们来合作之机,记者就电视连续剧《康熙微服私访记》剧本的写作等有关事宜,采访了邹静之。
记者:邹先生,你是以喜剧方式来述写《康熙微服私访记》的,再剧中,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现实的影子,请问:你创作《康熙微服私访记》(以下简称《康》)宗旨是什么呢?
邹静之(以下简称“邹”):创作《康》的宗旨是:亦庄亦谐,借古说今。《康》中所述之事或多或少都在现实中国的经济、政治、文化生活中存在着,所以就借康熙这个筐,将现实往里装。
记者:你认为像《康》剧这样的作品和电视剧成功的关键何在?
邹:《康》不是正剧,更不是历史剧,而是历史人物演义,是有康熙其人,而无私访其事。写这种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你对现实反映的程度如何。
记者:你认为《康》剧中有没有“最”?能说一下你最喜欢《康》剧的哪一记?
邹:在《康》剧中,到目前为止,不说续集(第二部),我认为没有“最”。如果说收视率高,社会反映好是一个“最”的话,也只能说是与方方面面的努力、功力有关,包括投资方、导演、演员等等。在已播映的《康》剧中,我最喜欢的是《八宝粥记》,这也是《康》剧在知识界层反响最大的一部,在某种意义上说,正是由于来自文化人对该部分的鼓励,才使我有信心写续集。
记者:早听说你在写《康》剧续集,现在情况怎么样?
邹:续集由《馒头记》、《桂圆记》、《珍珠记》三部组成,剧本已脱稿,电视剧已在酬拍当中,11月份可望在广州首播。
记者:在《康》剧中,你尽心尽意地塑造了康熙这个人物,给他赋予了许多美德,那么,从历史的角度看,你是怎样认识康熙其人的?你认为观众反映最好的人物是谁?是不是康熙本人?
邹:我认为康熙是中国封建时代最伟大的帝王,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有盖世的文治武功,就在于他襟怀宽广,吐纳自如,善于将汉满文化的精华融为一体,并将之出神入化地运用到治理天下、造福于民、壮大国威上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正是康熙的文治武功,才使中国的版图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广大的程度,因此,在整个《康》剧中,我花心血最大,塑造最得力的人物不是别人,正是康熙本人。而观众反映最好的人物似乎不是康熙,却是三德子这个角色,这是我始料不及的。
记者:在《康》剧中,你是用纯正的北京话写作的,是不是这样?它的理由是什么?
邹:是的。没什么理由,写着顺手而已。要说有理由,是因为自己是北京人吧。
记者:我看《康》剧从头之尾充满了幽默,对此你的理解是什么呢?
邹:说到《康》剧的幽默,你还正说着了。对于作品中的事件,尤其是一些关系社会政治经济的大问题,该如何写呢?有人从正面写,有人正反两方面都写;有人用庄,有人用谐;有人举重若重,有人举重若轻,有人举轻若重;有人幽默,有人不幽默。我思来想去,最终选择了幽默,选择了举重若轻。因为对幽默的理解不一样,搞笑的人可能越搞越不笑,也可能越搞越笑。哭在笑中,即哭也笑。关于幽默,我同意王尔德的说法。王尔德认为幽默是欢乐与忧伤的结合。如果你稍加注意,就会发现,《康》剧在欢乐的背后渗透着许多悲伤的笑不起来的东西。
记者:你认为《康》剧作为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和优秀电视剧,能够流传后世,遗香后人吗?
邹:一部作品怎样才能长久,怎样才能留诸后世,被后人收藏,捧在手上,倚几而读,拍案唱好,这是每个作家梦寐以求的事。然而,千百年来,流传下来被后人喜欢(记住)的作品,实在是大海一粟,寥寥无几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这里有个艺术时间与物理时间的问题。我认为每一部作品,都包含着物理时间在里面。物理时间是暂时的,就像物件最终要朽坏没灭、人最终要死一样。只有物理时间而无艺术时间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,最终要被遗忘和没灭。一部作品只有具备了艺术时间,才是长久的永恒的,才能长留于世,流芳千古。因此,作家要写与艺术时间有关的东西,这样才有意义,才对得起自己的辛勤耕耘,也就不愧自己的艺术良心。我希望《康》剧以获得了艺术时间,因为我全心写了自己认为是与艺术时间有关的东西,比如正义与邪恶的斗争,比如爱与被爱,比如对真与假的认知,比如名与利的取舍……等等。至于《康》剧能不能流传后世,成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,这不是我所能预料的,要看实践即时间的检验,因为实践即时间是最公正、最权威的裁判。
编辑:
刘汀
|